一般是按照百分之六十,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一百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缴费。档次不同,缴费基数也不一样。也有的地方是指农村养老保险的档次,不过它是从100元到2000元甚至更高,一般分为13个档以上。还有一种是指医疗缴费档次,深圳市将医疗缴费分为一档,二档,三档。 一般来说,我们看缴费数额交费数额越高,待遇就越好。如果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缴费档次导致的退休待遇不同差在哪里呢? 一般来说,相同缴费年限下,如果只有一年交费60%和80%,基础养老金差距在0.1%社会平均工资。另一块差距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,如果是最后一年交费差,是这样。个人账户养老金差距在0.14%社会平均工资。 所以,综合起来,我们的差距在0.24%的社会平均工资,也就是说5000元,社会平均工资的情况下,待遇差距是12元每月。 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,缴费分为一档、二档、三档等,届时退休工资待遇肯定不一样。虽然养老保险有统筹互助的功能,但也要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,即多缴多得,少缴少得,不缴不得。要不然会挫伤全国人民缴纳养老保险积极性。 缴费与退休工资关系,是如何体现的呢?请看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可知: 月基本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=(A+A×Q)÷2×M×1%+K÷L,其中: K--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。 L--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(详见《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》)。退休时的年龄超过上一档不满下一档的按下一档计算。40岁以下的,按4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;70岁以上的,按7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。 A--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。 Q--平均缴费指数。Q=(X1÷A1+X2÷A2+X3÷A3+……+Xn÷An)÷n。 X1、X2、X3……Xn分别为首次实际缴费当月直至截止缴费当月的月缴费基数(不含未缴费月数);A1、A2、 A3……An分别为缴费对应上年度全市(城镇经济单位在岗)职工月平均工资;n为首次实际缴费当月直至截止缴费当月的实际缴费月数(不含未缴费月数)。1993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月缴费指数不能超过2,1998年1月及其以后缴费指数不能超过3。 M--建立个人账户之月至达到规定退休年龄当月的实际缴费年限。M以年为单位,累计满12个月计算为1年。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Q参数,是与缴费时工资高低正相关的,在其他条件相同时,缴费基数越高,Q值越大,基础养老金越高;K参数(个人账户金额),也与个人缴费相关,国家是把本人缴费8%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的,因此缴费越高、缴费越久个人账户积累金额越大,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。 社保缴费原则:缴的多,拿得高;缴得少,拿得低;缴费指数高比缴费指数低,养老金相应多拿一点。缴费年限越长,养老金拿得多,都是相辅相成的,只有投入才能收获。 例如:甲缴费一档指数是0.6、乙:二档指数是0.8、丙:三档指数是1。同等缴费30年限,他们的缴费指教不同;个人每年所缴纳的社保费不一样,“个人账户”记账数同样有差别;退休时养老金就不相同。 甲:0.6,乙:0.8,丙:1 其反应出来的个人账户余额是:甲<乙<丙(依次小于) 个人账户养老金: 丙>乙>甲(依次大于) 基础养老金: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工资6000元,缴费年限为30年,算一下基础养老金的得数。 丙: [6000×(1+100%)÷2]×30×1%=1800元 乙: [6000×(1+80%)÷2]×30×1%=1620元 甲: [6000×(1+60%)÷2]×30×1%=1440元 从以上数据就能看出: 丙:是1800大于乙:1620大于甲:1440元/月